一、建筑和设备装置切合规范的避雷针可以有效的制止因雷电带来的损失和灾害,关于避雷针我们出厂常�;嵊腥缦挛笄�
误区一
避雷针是用来“避雷”的吗?
其实,避雷针的学名叫“接闪器”,它不是用来“避开雷击”的,而是用来“迎接闪电”的。避雷针,实质上是引雷针。其�;さ幕硎墙恋缫蜃陨�,然后经计划好的路径(引下线)将电流引入大地,从而制止闪电直接击中人、树木、建筑物以及种种设施而引起的工业、生命损失事故。
误区二
避雷针越高越好吗?
避雷针并不是越高或越低越好。而是需要对�;す婺=腥范�。那么如何盘算避雷针的�;す婺D�?常用的要领之一是“滚球法”,该要领盘算比较严格,可靠性高。
滚球法:至于为什么用“滚球法”,这是源于闪电先导的机理,闪电爆发前,会形成多支下行的先导(“先锋步队”),先导一步步行进,当其中一个下行先导与地面物体的上行先导汇合后,就会爆发闪电放电。
先导步进的长度和雷电流巨细正相关,而滚球半径取决于先导步进长度。按差别的防雷品级,滚球半径通常取30m、45m、60m这3种(滚球半径越小,同样高度的避雷针的�;す婺R苍叫�,越禁止易防备,对应的防雷品级越高)。
误区三
装好“避雷针”,防雷就做好了?
避雷针属于外部防雷设备,只能对直击雷起到防护作用。而当避雷针接闪时,雷电流瞬间通过引下线泄放到大地,会爆发强大的雷电电磁脉冲(LEMP),俗称感应雷。感应雷会对电气、电子系统造成大面积的破坏。而随着电子技术的生长,设备集成度越来越高,体积越来越小,对感应雷越来越敏感。
所以,防雷是一个综合系统,不但要防直击雷,还要避免感应雷。直击雷破坏力强,但其是“点”破坏,而感应雷是“面”破坏。避雷针实质上是引雷针,装置避雷针后,被直击雷击中的概率会更高,所以关于工业控制系统、敏感设备而言,越是装置了避雷针的地方,越是需要进行感应雷防护。
二、如何盘算滚球半径
hr=10×I0.65
Hr-雷闪的最后闪络距离(击距),也即所划定的滚球半径(m)
I-与hr相对应的获得�;さ淖钚±椎缌鞣担↘A),即比该电流小的雷电流可能击到被�;さ目占�。
在电气-几何模型中,雷击闪电先导的生长起初是不确定的,直到先导头部电压足以击穿它与地面目标的间隙时,也即先导地面目标的距离即是击距时,才收到地面影响而开始定向。
避雷针�;ぐ刖兜呐趟阋�
避雷针的�;ぐ刖队敫叨龋�h)有关,以及与所现的�;ぐ刖队泄�,
hr为滚球半径(闪击距离)
第一类建筑物为hr=30米
第二类建筑物为hr=45米
第三类建筑物为hr=60米
�;す婺=幽晒娣吨趟愎剑�
Rx=?{h(2hr-h)}-?{hx(2hr-hx)}
其中Rx为避雷针在距离地面hx米处的�;ぐ刖叮祝�;
hr为滚球半径,凭据建筑物类别取值30、45、60;
hx为被�;の锏母叨�
当避雷针高度大于滚球半径D时,h取值为D
三、雷电常见的伤害类型和防备步伐:
1)接触电压伤害,旁侧闪络
防备步伐:不站在伶仃的大树下,不倚靠伶仃的大树;不使用有线电话;不接触由室外进入室内的导体/线路。
2)跨步电压伤害
防备步伐:不站在伶仃大树下;站立时两脚尽量并拢;不大步奔驰。
3)雷电直接击中人体
防备步伐:躲到室内、车内,关好门窗;不站在高处,如山顶、屋顶;不要持有增加人体高度的物体,如垂纶竿、锄头、雨伞等,降低人体高度(下蹲);远离湿润空旷的地区,如农田、河岸,不要下水。
4)雷电破坏作用造成的再次伤害
防备步伐:远离易燃物、爆炸物,制止雷击引起的火灾伤害;制止雷击树木/建筑物墙体造成的砸落伤害。